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谍海孤雁 > 第637章 思变求变

第637章 思变求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经林默这么一点拔,刘德鸣一下想通了之前很多没想明白的,他之前还奇怪老大为什么上赶着非把一个不赚钱的产业交给他呢?感情还有这重深意啊!

等刘德鸣感概完,林默才继续道:“不过二哥,我并不建议你走丝棉这条路,虽然目前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丝棉是应用最广泛的纺织材料,但这也代表竞争激烈,参与瓜分的人太多,比刘家大者比比皆是。

而且走丝棉这条路,你也很难突破刘家目前的规模,一来你从头做起,而竞争激烈,代表利润较为有限,没有太多利润来让你快速扩张。

二来刘家目前的规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顶到了天花板,这天花板还是刘家多年累积下才有现在这么高的,没有外力介入或是进行一次大改变,刘家已难以状大。

而你从算头开始,资金没有刘家雄厚,人脉关系没有刘家广,哪怕前期刘家可以为你提供资金、人脉支持,你的规模达到刘家一半或几成规模也就到顶了。

“这话怎么讲?”他觉得有必要搞清楚林默说的是什么情况,他感觉自己好像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林默也不卖什么关子了,向刘德鸣解释道:“二哥,别看之前你手里的麻纺产业赚不到什么钱,但实际上他却是个下金蛋的母鸡,极具潜力。

如果你靠麻纺产业转行做丝纺棉纺,重走一遍当年刘家转行的老路,不说再造一个刘家,做到刘家一半或几成的体量,还是不难的。

可能你会觉得传承麻纺手艺的这些人不会愿意转行,但时间已经过去好多年头了,时移事异,思想是会变的。

麻纺在你们那已是江河日下,或者说得直白点,就是已经走到头了,这点儿,估计每个还从事麻纺的人都能看得出。

而麻纺不同,说它是小众纺织品吧!他又具有一定规模,但规模又远不及丝棉,竞争肯定有,但不会如丝棉那么大。

国内,就目前我还没听说有哪家规模巨大的麻纺企业,应该都是些不上规摸,技术你有现成的,资金、人脉、渠道有刘家林家在,你也不用担心。

另外就是之前聊的,麻的各种不同特性,它可能具备极多有待开发的用途,那有可能都是没人踏足的处女地,只要成功弄出一样能广泛使用的产品,都能让我们吃个满嘴流油。

当年还愿继续传承麻纺手艺的那批人,不否认,其中肯定有坚定不移之人,但我想,更多的可能已经动摇。

而且过去这么些年,手艺传承也已经开始新老交替,相比于曾经见识、经历过麻纺辉煌的老一辈手艺人,新一代想把手艺传承下去的意愿更低。

另外,当年追随刘家从事丝棉的织工,现在的生活、收入都比选择传承手艺的这些人好,这种现实的落差,对他们的冲击更好,尤其是争强好胜心更重的年轻一代。

收入高,代表物质条件更加优越,选择传承麻纺手艺这些人的孩子,可能小时候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长大,长大了,自己倾心的姑娘,也更倾向于选择家庭条件好的其他小伙,我估计他们早巴望着有人来改变了。

而从大哥非得把一个没什么收益的麻纺产业交给你,说大哥看不透这些我不信,所以我才说大哥不简单,明知是下金蛋的母鸡,还愿意送你,大哥对你那肯定没得说的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