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启明1158 > 六百二十一 或许,这就是皇帝吧

六百二十一 或许,这就是皇帝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一看还有人想要提意见,孔拯立刻站起来高呼陛下圣明,把这一页揭了过去。

接着苏咏霖还要求文科士子不单单要学习五经,还要懂得农业,因为农业是国家的立国之本,文科士子必须要对农业有所了解。

于是他又为文科士子增添了《齐民要术》等农业专著,要求文科士子在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也要对农业有所了解,而这样的考试规定将在洪武五年的科举考试当中正式落实。

接下来是理科考试。

苏咏霖为理科考试划定了《九章律》、《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算》等唐朝科举明算科的考试教材。

周江听后默默无语。

之后的事情,孔拯和周江都显得无能为力,只能做为苏咏霖的辅助帮助苏咏霖,而不能提出什么反对意见。

而苏咏霖一边推进科举考试的分科取士改革,一边还要对教育方面动手。

按照他的说法,分科取士既然决定了,那么教育就要跟上,不能放任教育不管,只搞科举,那迟早是要出事的。

于是苏咏霖还决定从中央国子监开始,根据科举考试的分科取士改革,对当前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也要按照科举考试的方向,从文理法工四个方向培养人才。

接着又增加了《管子·地员》、《水经注》等地理教材,最后又增加了《墨经》这一考试教材。

但凡是被定为科举考试教材的书籍必然被大规模刊印、流传,所以对于这一点,礼部部分官员反应激烈。

而苏咏霖早就知道他们会反应激烈,所以提出了修订《墨经》的计划。

“着礼部科考司安排专门人手修订《墨经》,将《墨经》当中与政事相关的内容删掉,将改订之后的《墨经》作为科举考试理科教材。”

接着,在十月初九的教育改革会议上,苏咏霖提出了对施教教材变更的要求。

当然,他也没有把旧士绅们完全甩开,还是做了一些退让的。

文科教材可以最大限度保持旧有的教材,比如旧有的五经,暂时先加上《荀子》,以此为出题范围,最大程度上让现有的士子们可以参加文科考试,而不至于两眼一抹瞎。

当然,苏咏霖提出,洪武二年科举考试当中文科考试的题目,出自《荀子》的题目不能少于三成。

孔拯知道,这已经是皇帝最大程度的让步了,如果这都不接受,皇帝分分钟能给你把《荀子》出题量提升到五成,到那个时候,大家就真的懵逼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