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980之他来自未来 > 正文 第三百一十章 进击的法国人

正文 第三百一十章 进击的法国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因为如此,加上之前中国主动曝光的那台超级电脑,就是再傻再天真的人都不会相信中国的那名回归者不惜赌上性命为中国带来的,就仅仅只是这么一台电脑和一堆好看的影视剧,就算主神组织在这方面设置了严格的限制,但既然连这么先进的电脑都能带出来,那利用规则的漏洞再夹带一些技术资料又有什么奇怪的?

更有甚者,中国虽然口口声声表示这名回归者已经死亡,但这件事是真是假,却是根本没人能够证实的,按常理推断,如果这个人事先知道主神的规则和限制,他就没理由会干出这样的傻事,就算是为了国家,能活着留在主神组织中也远比轻易的牺牲自己要好得多,那么据此来推断的话,中国是不是已经掌握了与主神组织沟通的渠道,甚至于,还可以源源不断的从主神组织手中获得大量的技术与装备?

可是,就算猜到了这种可能性,似乎也没什么卵用——几十年的对峙,要是有办法能用可接受的代价干掉这个不听话的小弟,也就不会拖到现在了,军事威胁人家不怕,经济上,双方早就没什么来往,政治上,中国现在一门心思发大财,跟帝国主义眉来眼去勾搭得火热,本想着用来牵制他们的越南被打得不成人形……想想,苏联手里似乎还真没有什么牌可以打,而如此关键又涉及到核心利益的重大机密,想想都知道中国是绝对不会轻易与别人分享的,如果他们不想交出来,那这世上还真没有谁能逼他们作出妥协。

第三百一十章进击的法国人

在后世,很多人其实都不太理解当年的中国和苏联为什么会闹得那么僵,甚至到了几乎要刺刀见红,你死我活的地步,事实上如果不是有核武器的威胁,双方恐怕早就脑浆子都打出来了——太祖时代有名的三线建设,就是在跟苏联交恶后才搞起来的,针对的是谁根本就不言而喻,可见当时的形势已经严峻到了什么地步。

其实,所有的恩怨说白了就一句话:一山不容二虎!中国虽然从来就没有取代苏联当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野心,但同样的,中国也从来没想过要给谁当小弟,而偏偏毛子的性格又太过霸道,总想着‘我是老大,你们就什么都得听我的’,对阵营内的各国是各种指手划脚,甚至完全不顾忌对方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一次又一次的粗暴干涉对方的内政,而偏偏他们的出发点,又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上来考虑,说白了就是把对方当成自己的附属国来对待,不听话立马就挥起拳头教你做人,这种待遇,中国怎么能忍?一来二去的,矛盾越积越深,加上毛子的天赋好像从来就没往外交上点过,结果就弄成了原本是最应该成为坚定盟友的两个国家硬是反目为仇。

与苏联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交恶,对中国而言当然是压力山大,苏联与美国不同,虽然美国的国力比苏联更为强大,但他们离中国,离亚洲实在太远了,当年的朝鲜战争就证明了这点,漫长的补给线决定了他们根本不可能跨过遥远的大洋来跟中国打一场灭国之战,但苏联却是与中国直接接壤的,在长达数十年的对峙中,百万雄师直接就陈兵边境,随时都能席卷而下,而这样的力量,如果中国不是已经掌握了核力量,是根本不可能抗衡的,这就等于是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还一架就是几十年,别的不说,光是为了缓解这沉重的军事压力,中国就不得不时刻保持一支庞大的现役军队,将很多本该投入建设和发展的资源不得不投入到纯烧钱的军事中,从而严重拖慢了国家的发展。

现在,面对苏联突然给出的善意,中国高层虽然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对方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诚意,但也是长长的松了口气——像苏联这样的庞然大物,哪怕是做做样子,释放出来的这点善意也足以让中国面临的压力减轻许多了,只不过对于苏联隐晦的提出的那些要求和试探,中央却又不作回应,既不答应,也没有明确的拒绝,只说是要考虑考虑便没了下文,暗地里,却又不断的加强自己的情报安全,着实又把老大哥的胃口是好好的吊了一回,叫他们恨得牙痒痒却又无计可施。

本来么,前一刻还挥舞着拳头大有一言不合就叫你好看的架势,发现对方手上有好东西了,立马就说要讲和,然后开口就要对方交出自己最核心的机密……中国人要是这么好骗,两国的关系也就不会闹得这么僵了。

但越是如此,苏联就越是认为中国手中是掌握着底牌的:蝴蝶给中国带来的那些改变是瞒不住有心人的,没有留心的时候,可能还看不出什么,但很多事情只要稍作调查,就是不难发现的。

就比如这化工领域,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境内各种先进的肥料配方和一些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材料合成技术几乎是层出不穷,很多即便是放在西方国家,都是称得上先进的,这些东西虽不像军事技术那样被各国严密的封锁,但外人要想得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算西方国家愿意卖给他们,可就凭中国眼下这穷得快要当裤子的模样,他们又能买得起这么多宝贵的技术?还是说西方的资本家们会良心到把这些明显可以极大增强一个国家实力的技术以清仓甩卖的跳楼赔本价,打包卖给他们?

还有中国正在推行的那套全新教材课本,那里面虽然并没有涉及什么核心尖端的技术,但整部教材的质量之高,知识编排之合理,就算是苏联的专家们看了都是为之心惊不已,对比中国此前所用的教材,这哪是什么修改,完全就是推倒重来了,问题是要完成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即便是以国家的力量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国刚刚才抽完风没几年,他们怎么可能有时间,有精力去完成这样一项大工程?

这些情况,在各国高层间其实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中国方面也并没有刻意的进行掩盖——事实上也没办法进行掩盖,除非将这些资料和技术统统都锁进保险箱,根本不拿出来使用,那或许还能隐瞒它们的存在,可那样一来,这些东西的价值也就无法发挥了,这显然不是急于摆脱当前困境的中国所能接受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