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25章 亩产1500斤!

第25章 亩产1500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田地是政府征收赋税的重要来源,明初曾核实天下田地,造有鱼鳞图册,以制定赋税额度,每一次田地的变动都要记录在案。

根据记载洪武年间,朝廷在册的田地共有8507623顷(《明史》卷七七《食货志》)。

也就是说,如果全部种上杂交水稻。

单是秋收这一波的收成,就足够上百亿的人口存活。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田地有好坏之分,也不是所有田地都能种水稻。但是也不是所有田地都登记在册。

“你,你方才说亩产多少来着?!”朱慡上前一步,抓着一个农夫开口问道。

“1500斤,这位大爷怎么了?”农夫突然被人抓住肩膀,一脸懵逼,不过见朱慡衣着华贵,还是老实开口回道。

朱慡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1500斤,比起往年,足足翻了5倍!

“这,怎么可能?”

这笔账很容易算。

如果面向全国推广这个新稻种,到时候能收获多少粮食,单是想想,都觉得恐怖。

当然这也只能是想想。

杨宪系统兑换出来的这一批杂交水稻,并没有繁殖能力,简单来说,也就是一颗种子只能培养出一株杂交水稻,成熟之后只能当成粮食,而无法继续作为稻种。

与现代不同,古时候老百姓基本上从事的都是体力劳动,而且副食品相对现代相当匮乏,所以主食需求很大。

可即便如此,一个成年男子一年最多也就吃掉六百斤粮食左右。

1500斤,已经够一个家庭吃一年还有富余。

关键这还只是一亩田的产量啊。

明代的田地主要有官田与民田两种,皇庄、学田、牧马草场、园陵坟地、勋贵庄田、百官职田、边臣养廉田等,都是官田,其余为民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