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75章 有些相遇

第75章 有些相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大的不妥。”杨宪摇了摇头,开口道。“这样一来,开枪的时候完全无法瞄准,射击听由命。距离近一些还好,稍微远一点,几乎抓瞎。”

“那按杨卿看,该如何做才好?”朱标开口问道。

“火器改革。”杨宪直接给出了答案。

他用的词不是改良,而是改革。

“这就是设立军器局的意义,召集下能工巧匠,让他们专门对火器进行研究。”

明朝洪武年间,军队使用的无论是火铳还是三眼铳都是火门枪。

火枪弹头飞出去的原理这几百年来都没变过,无非就是火药燃烧时会释放出比本身体积大得多的气体,靠瞬间的膨胀推出弹丸。

其最大的区别就是用什么样的点火方式去击发弹丸,火门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一根后端封闭的筒子,在筒身靠后的地方开一个孔。

使用的时候是先从火门上边倒火药或者从枪口倒,倒多少量根据枪管的承压能力自己琢磨。然后拿通条压实、再塞点纸团或者木片之类的抵实充当弹停

接着放一枚直径略于枪膛的弹丸进去,再撒点火药粉在火门上充当药引。然后你就能拿火把、香等一切可以引燃火药的燃烧物点上,等药引烧到膛内,子弹就击发了。

虽然有文明科技系统在,可杨宪毕竟只有一个人,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很多专门的人才去落实实施。

针对军器局,杨宪跟着又是给朱标提出几条建设性意见。

比如加大奖赏力度,针对那些在火器研究改良上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予奖赏。

甚至可以给他们一个官身,用以庇荫子弟。

针对研究上的一些问题。

三眼火铳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三根火铳绑在一起,增加的是攻击的密度。

杨宪现在发明的白糖火药,能够大大增加火门枪的威力与射程。

可火门枪最大的问题却无法解决。

杨宪看着朱标,开口道:“咱们大明军队现在装备的火器都是火门枪,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开枪的时候,得一手拿枪,一手拿着点燃的香,或者甚至干脆就需要两个人协同操作。”

“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有什么不妥吗?”朱标疑惑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