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308章 开启认父模式(4k)

第308章 开启认父模式(4k)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原时空朱元璋之所以对周边小国、半岛、海岛的扩张不感兴趣,那是因为当时的大明仍旧还处于农耕文明。

朱元璋认为,征伐这些地区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武力,由于这些地方隔山隔海、地形崎岖、森林密布,想要征讨一定会出很大的代价,往往会损兵折将。就算将之征服了,还要在此地驻扎大量的部队,消耗太多的财政,反而是得不偿失。

炼钢技术解决,就代表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实现全国各地铺设铁路了,有了铁路,那么他主导研究的蒸汽火车就可以问世。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北方草原未定。

要知道高丽国在这些国家当中国力可丝毫不弱,一度撵着女真打,要不然高丽王也不会如此膨胀了。

这就是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

他们都在等风向,不愿意做那个出头鸟。

朱元璋这么做是在告诫子孙,周边的小国地理位置偏僻,体量太小,永远也无法对中国产生实质上的威胁。唯有北方游牧民族,永远都是中国之患。“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卿等当记所言,知朕此意。”

第308章开启认父模式(4k)

朝局不稳,而大将能建功于外者,古今皆无。

朱元璋任命胡惟庸为新的中书省左丞相,除了是在为自己以后削除相权提前铺路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大明要开始往外扩张了。

往外征伐,就需要用到将领。

而大明好用的武将几乎全都来自淮西。

原时空。

要知道这种朝贡制度,中国历朝历代作为宗主国都是如此,即中国向外国输送的货物或资源比收到的要多,这种做法通常伴随着高额的补偿或回赐。其二便是为了获得外国的货物或资源,会给予对方高于市场价值的报酬。

可眼下大明与原时空完全不同,将目光放眼世界的朱元璋,其格局也远非以前可比。

按后世的眼光,反过来看明初朱元璋订下的这条国策,所谓的不征之国,不仅没有成为明朝在海洋扩张的跳板,反而成为锁死自己国门的岛链。

自秦汉以来,中国已经将东亚大陆最适合农耕的地点占据,其内部物产丰富,完全可以可以实现自足。周边地区就被视为“蛮夷”,就算占据了也难以开发,无法提供耕地、赋税和兵源,所谓“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任命同为淮西人的胡惟庸为相,同样有向这帮人释出善意的意思。

这次胥吏改革。

朱元璋既然已经敲打了士大夫文官,自然要褒奖淮西的武将了。

“杨宪那边在得知胡惟庸为相后,有什么反应?”朱元璋忽然开口问道。

朱标将白天的情况如实汇报了,同时着重讲了扬州研究院攻克了转炉炼钢技术,全国各地的钢铁厂马上就可以大炼钢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