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手拿名臣系统,我在古代女扮男装 > 第 172章 会试,治春秋,舞弊,

第 172章 会试,治春秋,舞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頵”这一字上,可以说明对楚君被世子逼迫自杀的行为,是有觉得他活该的意思在的。

主、副考官大概率也没学过周易,对其看都不太明白啊,那还能怎么去评判好坏呢?

这其中的关窍,还是冯老爷子点明的。

所以说,科举的“时运”,有时候就是这样,只是一个信息差罢了。

她最终选了《春秋》作为本经,作为一本史书,语言简练,暗含褒贬,世称“春秋笔法”,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

难怪武圣关羽,喜读春秋,手不释卷。

第 172章 会试,治春秋,舞弊,

第二天,晨光微熹。

五经经义题也出来了。

此时读书人都要从五经之中,选其一为本经,考试的时候依从各自的本经进行答题。

许玥在这上面也是深思熟虑过的,原本想选《周易》为本经,毕竟可以符合人设,而且她在某种程度上真的会占卜……

出自《春秋》的两道五经题,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

其一,冬十月丁末,楚世子商臣弑其君頵。

其二,晋侯使郤锜来乞师。

只要抓准春秋以一字喻褒贬的深意,例如第一道题的“頵”,意思是自缢,而且还是一个贬义的词语。

这一个历史事件,简单来讲,就是楚王优柔寡断,听信臣子的谗言,想要废除太子商臣,被太子逼迫自缢。

最后还是没选,原因很简单。

《周易》虽被视为“大道之源”,但易学难精。

没那个天分,学不会就是学不会。

因此学的人不多,每次会试分本经设房,《周易》这一房的举子是最少的,所以势力也弱。

导致很少有出自《周易》房的举子成为会元,除了《周易》经魁之外,其他选这一门为本经的举子名次都不太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