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 99、1.21.2

99、1.21.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开春的时候,大姐夫和三姐夫一起,一人买了一辆摩托车。大姐夫在砖厂住,一周能回来三两次,不经常回家,有时候也搭大哥的车顺道就回了,但一般他不爱搭大哥的车,因为大哥没准儿,可能头一天晚上回家了,第二天早上直接就办事儿去了,不回砖厂了,他还得再坐客车回砖厂,不够折腾的了,还不如自己骑摩托车方面呢。其实马场那边儿也还有闲着的小车可以开,大姐夫是老司机了,开车没问题的,但是他不愿意开,嫌油贵,也觉得没必要,说他就一打工的,开个车,太装了,不好。

三姐夫每天通勤到学校上下班,工作一直调不到县里来,只能这么折腾着了。每天顺便还接送三姐一起上下班。春天的时候,人俩人儿趁着周末还能回高官屯老房子去把园子种上。夏天的时候,三姐夫顺便就把菜带回县里了,能省不少菜钱,还吃个干净放心。

明子爹开春以后,就自个儿回农村了,拦都拦不住,说是回去种园子,谁说也没用,那就回去吧。老头儿就自个儿在高官屯儿住着,春天把菜种完了,回城里住上几天,没事儿再回来给园子浇浇水啥的。等到菜熟了的时候,就骑个自行车,天天的往砖厂送菜,给他儿子省几个菜钱。

明子不回来住了,七楼就一直空着,但是楼顶的菜园子可没闲着,家里这么多人呢,顺手就给种上了,各种小菜,黄瓜豆角茄子香菜辣椒柿子菠菜生菜的,样数还不少呢。夏天的晚上,全家人到楼上的小亭里坐着聊天儿消食儿,楼顶上小风儿一吹,鼻子里都是各种蔬果的清新,别提多自在了。

为了出行方便,明子又买了一辆七人面包车,她还开不好那么大的车,那车就只放在大院里,周末的时候,顾向北来着带大家出门玩。平时就几乎成了公用的,谁有需要谁就借去开。都是战友嘛,也不会跟你客气。

明子是越发的清闲了,家里人却还是各有各的忙碌。

大哥的厂里越发的忙了,去年一年,产量就上了千万。今年目标是一千五百万,大哥憋着劲要达到目标呢。大嫂又搬回城里了,开春之后就在折腾着装修。小夫儿也上一年了,再不回来不行了。大哥也没有去年刚接过厂子那么忙了,上了轨道了,不用他再亲自下去干活儿了。每天就总揽着全局就行了。

小文哥又张罗着批了一块地,要接着建楼,这回地批得大了一点,因为明子以前就说,要建就建带小区的,最好是在学校周围的学区房。以后升值空间大。所以小文哥的意识还算超前,没有跟其它建筑商似的只是批一块儿地,孤伶伶的建个楼,没有小区,没有物业,连院子都没有。楼道门就是住家防盗门之外唯一的安全措施了。

这一次,小文哥要建两栋楼,一个院子,前面临街带门市的,后面一楼是车库,上面是住宅的,两侧都是小二楼的门市。这工程不小了。大哥厂里的砖不愁卖了。因为是不用的公司,要做账的,亲兄弟明算帐,砖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小文哥一点儿没讲价,大哥卖给别人带得有个人情价呢,卖给小文哥这儿,反倒没那个座烦了。钱还痛快,随时用钱随时结账,一点不带压着的。全县十几家砖厂,哪个不是羡慕大哥羡慕得不行不行的,瞧人家这买卖做的,都不用出去找客户去。坐家里就收钱。

明子爹过生日的时候,真的是一点儿往年该有的欢快的气氛都没有。明子爹看着儿女们一个个的垂头丧气的,也不高兴,直叹气。

都在城里住了,吃饭也方便,到前院饭店开了两桌就行了。

明子出来上厕所,看到大哥在卫生间门口正在抹眼泪。

“哥,你别这样。婶儿要是没病没灾的,她活到两百岁才好呢。可是你看她一身的病,活着也是遭罪。咱们还是想开点儿吧。”明子劝大哥,明子娘最后的一段时间有多难受,他们都是亲眼看着的。

“嗯……我没事儿。回去吧。”大哥在洗手池洗了把脸,调整好情绪,出门。其实道理谁都懂,只是没几个人能做得到罢了,尤其大哥还是特别感性的人。

小文哥之所以底气这么足,还是因为运输公司那边儿赚到钱了。小文哥给明子打电话,让她在市里找门市,说要开商场,卖水果蔬菜啥的,自家有运输公司,运费一块儿就能省下好多成本。还说了,新建的小区,对主街那面的二楼,一个都不卖,全留着自家开店用。就是前楼的门市和东侧胡同大门两边儿的门市,也只租不卖。

能说出来这个话,这底气真不是一般的足啊。底子不厚的话,压这么多房子,也压不起啊。光拆迁费就得多少钱?就在县里最好的重点中学的隔壁,那可是黄金地段儿。把人家校办工厂都给拆了。

随着小文哥业务的扩大,老姐夫也跟着沾了光,不用出去找活儿干了,自家的活儿就干不完,他的徒弟也是越收越多,因为老姐夫人实在,从来不坑徒弟的钱,自家工地,工钱又准成,愿意跟着他干的人很多。

老姐在家里没什么事儿,也天天跟着老姐夫溜达着去工地,走路也就十几分钟的路,不远,去工地帮着做饭,就做一顿中午饭,也不累,当运动了。要不然老姐整天宅在家里,不爱动,都胖了。

关果儿上学了,小平也上幼儿园了,跟小雪儿一起,小姐俩儿关系好的呢,恨不得二十四个小时粘在一起,今儿个一起住在五楼,明儿一起住六楼,反正就楼上楼下,房间都多着呢,住哪里都一样。家里干脆给她俩的房间都配的双人床。够她们俩扑腾的了。

二月初,给明子娘烧完百天,整个差不多就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周年,两周年和三周年了。再往后,是不是上坟,只看个人的心意了。

时间在平平淡淡当中渡过,明子没有心情再张罗新的买卖,维持着现状就挺好的。大学的门市都收房了,特别好租,按月收租就好,批发市场的房子都在讨论着拆迁的事儿了,明子去收租的时候也听了一耳朵,并没多么在意,她在市里待的时间长了,时常与同学人间聚一聚,政府部门里上班的正经不少,内部消息比市场上那些小贩们瞎传的准确多了,要拆迁还早着呢。最快也得明年的春天。

每个月不用拖人拖关系的淘换药了,不用再按月跑医院了,明子还有点不习惯,偶尔也会带点水果去看看当初告诉她新药消息的大夫。当初要没有人家,可能明子娘连一年都坚持不下来。

明子成了真真正正的家庭主妇,天天孩子不在家的时候,就看看书,写写文章,基本不怎么出门。都快要与世隔绝了。

顾向北总是劝明子出去走走,要么去旅旅游也好,家里还有两个小的呢,哪里走得开啊。再说明子也真是不爱出去。顾向北就利用每一个周末带着全家出去玩,周围的景点,公园都被他们走遍了,孩子们一天到晚盼着周末,因为一到周末就能出去玩儿了,大院儿里的孩子,让他俩总显摆的,都跟家里吵着要出去玩儿,弄得一到周末,有空的都得带孩子出去转转,实在没空的,直接把孩子扔给别人家带着。明子家里看孩子的人多,总是被拜托最多的。每周都要带着三两个别人家的孩子一起出去。明子后换的那辆悍马都装不下那么多孩子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